close
什麼是居家安寧 ? 面對死亡時該怎麼做 ?
歡迎來到「醫療小教室」
一個人最重要的莫過於健康了~

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平常上課所學到的小知識
**此篇甚難,請斟酌吸收~
廢話不多說~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吧~
----------------------------------------------------------
**出院準備服務(PAC)的定義 

1.出院計劃和規劃
2.利用個案管理的原則,透過醫療團隊人員共同協助在病人住院期間考量病人繼續性照顧的需求。
*因為資源不夠,所以無法每個病人都要做出院服務,以高危為主。
*居家照護、復健治療、愛心到宅、心理諮詢等
如果有一項以上的需求:一般出備
*價錢方面大約落在
護理之家35k/月
養護中心25k/月--日常生活需要人照顧的人
*居家醫療整合計畫--兩個禮拜去一次
*外部內部資源整合:入院 評估 計劃 執行 評值 出院 電訪追蹤 結案
*醫病溝通家庭會議跨專業團隊溝通會議出院準備會議
----------------------------------------------------------
以下就正式進入居家安寧囉
**居家安寧收案條件:經個案或家屬同意、癌末病人、末期運動神經元病人、八大非癌末期疾病

1.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
2.其他大腦變質
3.心臟衰竭
4.他處未歸類者慢性氣道阻塞
5.肺部疾病
6.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7.未明示急性腎衰竭
8.(慢性)腎衰竭
**居家醫療整合照護三階段(限住於住家)

First:居家醫療:1.醫師訪視 2.處方及給藥 3.檢驗檢查
Second:重度居家醫療:4.護理訪視及呼吸依賴 5.RT訪視 6.其他專業訪視 7.呼吸器 8.安寧緩和諮詢
Third:安寧醫療:9.臨終訪視 10.病患自控式止痛
(訪視次數依實際需求提供)
**居家安寧服務內容:主要緩解痛苦,同時協助家屬與病人度過這個過程。
照護流程分四期

1.決策期 (DNR-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ACP-預立醫療自主計畫)
2.穩定期(承諾、陪伴/心願完成/高品質的照護/五全照護)
3.瀕死期 (道謝、道愛、道歉與道別/減輕症狀/安撫家屬焦慮)
4.哀傷期(遺族活動與訪視/同儕悲傷輔導/永續學習成長)
**108年《病人自主權益法》上路,為保障病人的「知情、選擇及決定權」
特定臨床條件有五款

1.末期病人
2.處於不可逆轉之昏迷狀況
3.永久植物人狀態
4.極重度失智
5.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病人疾病狀況或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時,有預立醫療決定者,醫療機構或醫師得依其預立醫療決定終止、撤除或不施行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
----------------------------------------------------------
接下來~到了今天的「題目好好玩」~
** 人自主權法中規範五種狀況在兩位專科醫師以及兩次安寧照會後確認為生命末期,可以按照其之前預立之醫囑執行,除國家公告重症外還有四項 下列哪一項不在此列?
A. 生命末期病人
B. 不可逆轉昏迷
C. 中風後不良於行、需要專人照顧
D. 永久植物人
E. 極重度失智
----------------------------------------------------------
今天的「醫療小教室」就到此結束~
希望我的「醫療小教室」對你有所幫助~
今天的「題目好好玩」答案是C 你答對了嗎?
如果有需要改進與補充的地方歡迎下面留言喔~
期待下一篇吧~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